开云体育官网_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

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经过激烈角逐,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莱格塞以2小时05分43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并打破了赛会纪录,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海伦·奥比里摘得,成绩为2小时21分09秒,本次赛事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更成为全民健身的狂欢舞台。

赛事规模创新高,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本届北京马拉松吸引了众多国际顶尖选手参赛,组委会数据显示,报名人数突破12万,最终通过抽签选出3万名跑者,其中包括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日本等国家的30余名职业运动员,赛事路线延续经典,从天安门广场出发,途经西长安街、昆玉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标,最终抵达鸟巢体育场,全程42.195公里。

激烈角逐:莱格塞后半程发力破纪录
男子组比赛中,埃塞俄比亚选手莱格塞与肯尼亚选手基普乔盖在30公里处形成第一集团,两人交替领先,进入最后5公里,莱格塞突然加速,以每公里2分55秒的配速拉开差距,最终以2小时05分43秒冲线,将原赛会纪录提升28秒。“北京的氛围太棒了,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力量。”莱格塞赛后表示,基普乔盖以2小时06分11秒获得亚军,日本选手大迫杰排名第三。

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

女子组方面,奥比里从起跑便占据领先位置,全程未受挑战。“赛道补给和志愿者服务非常专业,让我能专注比赛。”奥比里说道,中国选手张德顺以2小时27分35秒获得国内女子第一,总排名第五,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

全民参与:轮椅跑者与高龄选手成亮点
除专业组外,赛事特设轮椅马拉松和公益跑项目,中国轮椅选手黄丽莎以1小时38分22秒完成比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76岁的北京市民王建国以5小时30分完赛,成为年龄最大的参赛者。“我从60岁开始跑马拉松,就是想证明年龄不是限制。”他笑着说。

科技赋能:AI裁判与实时追踪系统亮相
本届赛事首次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判罚系统,通过摄像头识别选手违规行为,如抄近道或替跑,组委会联合科技公司开发了实时追踪平台,观众可通过手机查看选手位置和成绩,据统计,平台访问量超过200万人次。

环保理念贯穿始终
为践行绿色办赛理念,组委会采用可降解材质制作奖牌和参赛包,并在赛道设置20个分类回收站,赛后数据显示,废弃物回收率达92%,较往年提升15%。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显著
马拉松热潮拉动周边消费增长,北京市文旅局介绍,比赛周末全市酒店入住率超90%,餐饮、交通等行业收入同比上涨20%,赞助商特步推出的限量款跑鞋更是在发售后1小时内售罄。

中国马拉松运动迈向新阶段
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北京马拉松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路跑赛事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准,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赛事体系,推动大众健身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埃塞俄比亚选手打破赛会纪录

随着夜幕降临,鸟巢体育场内响起欢呼声,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璀璨灯光中画上句号,但属于每一位跑者的征程仍在继续。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