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展现了无可争议的统治力,包揽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全部五项冠军,男单决赛在马龙与樊振东之间展开的七局大战成为全球体育迷热议的焦点,不仅现场座无虚席,线上直播观看人数更突破2亿人次,创下乒乓球赛事收视新纪录。
本届世乒赛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派出以老带新的阵容,女单赛场,孙颖莎在决赛中以4比1力克队友王曼昱,首次加冕世乒赛女单冠军,赛后她坦言:“这次夺冠是团队共同打磨的结果,未来会继续突破技术短板。”而男双组合王楚钦/梁靖崑以3比2险胜日本组合张本智和/宇田幸矢,展现了年轻选手的关键球处理能力。
混双项目上,王楚钦/孙颖莎延续了巴黎奥运周期的强势表现,决赛中以3比0横扫中国香港组合黄镇廷/杜凯琹,教练李隼评价道:“他们用速度压制了对手的旋转,战术执行非常坚决。”
男单决赛被誉为“教科书级的攻防盛宴”,35岁的马龙与26岁的樊振东鏖战至决胜局,最终樊振东以11比9险胜,实现世乒赛男单三连冠,比赛中,马龙多次以反手“霸王拧”化解危机,而樊振东则凭借正手弧圈球的连续进攻占据主动,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称赞:“这场比赛重新定义了乒乓球的观赏性。”
值得一提的是,马龙成为世乒赛历史上首位连续六届晋级男单决赛的选手,尽管未能夺冠,他赛后微笑表示:“年龄不是限制,只要站在球台前,我就会全力以赴。”此番言论引发中外媒体对运动员职业寿命的热议。
本次赛事中,外协会选手的进步同样亮眼,德国名将奥恰洛夫采用新型碳纤维底板,其反手弹击速度较以往提升12%;日本选手早田希娜则通过强化体能训练,将相持球回合数提高至场均8.2板,对此,中国乒协秘书长秦志戬透露:“我们已启动‘鹰眼系统’辅助训练,未来将针对性研究对手技术录像。”
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数据显示,本届赛事平均回合数较上届增加1.7次,旋转强度提升15%,印证了器材改革对比赛节奏的影响,瑞典小将莫雷加德甚至尝试“反手砍式发球”,虽未撼动中国队,但为战术多样性提供了新思路。
据《福布斯》统计,世乒赛期间相关品牌赞助收入同比上涨23%,决赛球拍同款型号在电商平台销量暴增300%,中国乒乓球队的“冠军公益行”活动同步展开,张继科、丁宁等退役名将赴山区指导青少年训练,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表示:“乒乓球正以其包容性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
展望巴黎奥运会,国乒总教练刘国梁强调:“包揽不是压力而是动力,我们要在创新中保持领先。”随着WTT系列赛改革和3D直播技术的应用,这项起源于19世纪的运动正以更年轻的姿态走向世界。
(完)